天(日月)地(地球)人(属相)合一

2024-01-13 15:59:35 人看过

天(日月)地(地球)人(属相)合一

天(日月)地(地球)人(属相)合一,包罗万象(24节气),这就是中国历法。三千年前只凭肉眼对天象的观察,而总结的历法体系,让人叹为观止!

现在的年轻人几乎不再了解农历,而中年人往上,很多人的生日都还在使用农历。尤其广大农村,常年从事农业的人,需要关注农历及其相关节气,来指导耕作。我国的传统节日,也大部分是以农历来确定的。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清明节、七夕等。

农历的起源

中国的农历最早叫“夏历”,起源于夏朝。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夏朝,这个时期,创造了语言,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历法《夏小正》。

天(日月)地(地球)人(属相)合一

中国古代根据农历判断农时,规划农事

大约3千多年前,夏历更名农历,传说为黄帝测天定时授历法。农历主要考虑了两方面:一是农业庄稼的播种,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规律,划分了春夏秋冬四季和24节气;二是参照太阳、地球、月球三个星球的阴阳变化,来定制年、月、日。

农历对应阳历(公历),也被称为“阴历”。

农历的循环周期是基于三星天相周期制定的

(一)“三星”定义了历法的年、月、日

所谓的“三星”,是指太阳、地球和月亮。

太阳: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被定为一年。公历的一年要严格和这个周期重合,而农历的一年也要根据这个周期来校正。

地球: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为一天,一天又被分为公历的24小时,也就是农历的12个时辰。每个时辰为2个小时。

月亮:月亮绕地球一周的周期为阴历的一个月。

太阳、地球、月亮运行规律决定了历法

(二)认识太阳

太阳距离地球1.5亿公里,光线从太阳到地球需要8分钟,这个距离也被叫做一个天文单位。太阳的直径为139.2万公里,大致是地球的109倍。

太阳是个大火球,表面一直在燃烧。而燃烧的能量是由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的热核反应产生的。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度,内核温度可以达到2000万度。所以太阳表面的任何物质都被蒸发成气体。

正是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给地球提供了太阳能,给了我们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太阳光对地球的照射是一年四季及24节气呈现不同气候特征的基础,与农历历法紧密关联。

太阳

(三)认识地球

1、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的赤道直径是12756公里,半径是6376公里。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其实就告诉了我们,我们每天要坐着地球,随地球自转旅行大约四万公里的距离,也就是地球的周长。

地球表面四季虽然气象万千,生机盎然,但由里及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内部充盈着大量的熔岩,地核最高温度可以达到5万度。

地球绕着地轴自转,周期是24小时。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周期是365.2422天。随着自转干支历法与农历对应表,产生了白天和黑夜;随着公转,产生了一年四季。

地球及自转

2、地球与历法的关系

(1)自转与日历天:

绕地轴自转周期24小时,日历的天和计时是以自转定义的。

(2)公转与日历年:

绕太阳公转周期365.25天,日历的年是以地球公转周期定义的。由于不是整365天,所以每四年就出现一个闰年,即2月份多1天(29天)。

(3)四季的形成:

地球地轴和绕太阳公转轨道平面并不垂直,而是倾斜一个小的角度,所以就随着公转出现了四季。四季温度差异来源于太阳对不同地球地区的日照时间和角度的不同。

其实,夏季和冬季都在公转轨道的远地点,只是由于地轴倾斜,冬季时,半球(南半球、北半球)背向太阳,夏季时,半球迎向太阳。所以才呈现出酷暑和严寒。

天(日月)地(地球)人(属相)合一

地球公转也季节的关系

(4)日历月:

公历分12个月,正好是地球绕行太阳一周的时间。

那么农历闰月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一年会有13个月?

中国的农历月是依据月球公转带来的月相(盈亏)周期来制定的,也就是29.53天。但公历月为365.2422/12=30.44天。公历月和阳历月平均差了0.91天,正是由于这个差异,所以农历有的年份会出现闰年。当累计差异达到30天左右时,就会在一年内增加一个农历月,也就是农历“闰月”,这时一年内有13个农历月。

(四)认识月球

1、月球是什么样子的?

月球是绕地球旋转的卫星,离地球平均距离38万公里。

月球的直径为3470公里,大约是地球的27%多,质量是地球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是地球的1/6。

月球绕地球的旋转叫公转,周期大致是天27.32天,所以月球因朝向太阳的方向不同而产生了以月为周期的发光面的盈亏。农历(阴历)的月就是以月球的盈亏周期来定义的,由于参照位置的变化,这个周期是29.53天。

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球,总是以一面朝向地球,月面图案基本没有变化。

天(日月)地(地球)人(属相)合一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温度白天最高127摄氏度干支历法与农历对应表,夜晚最低-183摄氏度。

天(日月)地(地球)人(属相)合一

月球,和我们肉眼看到的有巨大差距

2、月相与历法

随着月球绕地球旋转,及朝向太阳的方向不同,地球上看月球,呈现不同的月相变化,并对应农历月份的不同阶段。

我们来了解月球的月相盈亏:

满月:月球全亮,对应农历月中;

新月:月球全暗,就是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对应农历月末月首交叉;

上弦月:右半轮亮,左半轮黑,对应农历初七、八;

下弦月:左半轮亮,右半轮黑,对应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娥眉月:俗称“月牙儿”,就是右侧小于半轮的月亮,对应农历月首。

残月:左侧小于半轮的月亮,对应农历月末。

天(日月)地(地球)人(属相)合一

我们晚上根据月亮的形状(月相),可以大致判断农历的月度内日期。

中国农历历法的编年、计时规则

(一)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纪年编号的基础。

天干: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二)纪年

1、甲子纪年: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循环搭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形成了干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搭配衔接纪年,从甲子开始,至癸亥结束天(日月)地(地球)人(属相)合一,正好60年一循环,又回到甲子,所以60年也叫做“一甲子”。汉语中形容年龄的花甲、一甲子都是指60岁。

天(日月)地(地球)人(属相)合一

农历纪年的天干地支表

2、朝代、帝号、年号纪年

由于干支纪念每60年一重复,所以又结合朝代、帝号或者年号等来区别。如民国(国号)25年、崇祯(帝号)元年、开平(年号)五年等。

(三)计时

把每天分为12个时辰,1个时辰为2小时,分别用12地支表示。

每天的23-1点为子时,依次类推。

子时:23-1点, 丑时:1-3点, 寅时:3-5点, 卯时:5-7点,

辰时:7-9点,巳时:9-11点, 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

申时:15-17点天(日月)地(地球)人(属相)合一,酉时:17-19点,戌说:19-21点,亥时:21-23点。

由于子时正是半夜12点前后,故有“子夜”之说。由于午时正是中午12点前后,故有“正午”、“中午”之说。“子时三刻”就是指马上到午夜的时候。

天(日月)地(地球)人(属相)合一

12时辰一览表

十二生肖与二十四节气

(一)十二生肖

用12种动物和12地支搭配起来,用来为对应地支年份出生的人定义“属相”。即: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从某人出生年份在12地支的哪一年,我们就说他的属相是其对应的动物。如辰年出生的人,就属龙。

十二生肖图

(二)二十四节气

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对应24节气,每个月2个节气,一个季度6个节气。

节气被农民用来判断气候更替,决定农作物生产的“农时”。

但是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气候差异较大,所以,24节气对农业的指导作用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主要是在黄河、长江流域一带较看重节气的交替。

24节气示意图,自上而下四行为春夏秋冬

关于中国农历(阴历)干支历法与农历对应表,你了解了吗?

TAG标签: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这个八字的用神为比劫,日元很弱!

这个八字的用神为比劫,日元很弱!

庚子年庚辰月丁亥日辛丑时辛丑年运气怎样?看看八字2021辛丑年运势,庚午庚辰辛酉...

风水堂:八字看未来婚姻运势如何

风水堂:八字看未来婚姻运势如何

23岁走庚戌大运,24岁为庚戌年,正好是大运逢正财,流年见正财,这一年日主结婚。...

甲申月出生的人性格特点及职业发展、爱情婚姻

甲申月出生的人性格特点及职业发展、爱情婚姻

1、甲申月出生的人甲申月出生的人2、只有甲申日柱才是真正的绝处逢生在八字学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