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桑柘木命 风水堂:必备文化常识总结(四)

2024-03-25 16:03:15 人看过

73年桑柘木命 风水堂:必备文化常识总结(四)

必备文化常识总结(四)[节日节气]

1、所有采用公历的国家,都是以每年1月1日为元旦。但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许多民族由于使用的历法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等不同,新年元旦的日期也就各不相同。居住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爱斯基摩人,把第一次下大雪的日子作为新年元旦;热带有些国家,把雨季开始的一天作为新年。非洲的乌干达,每年有两个雨季,所以他们一年有两个元旦;泰国等地的一些民族,以雨季和旱季作为新年与旧年的分界,把雨季到来之前的4月13日至4月16日,定为佛历的新年;印尼的凯拉比特族人,将一年中最早的候鸟飞来的时候,作为新年的头一天;埃及人很早就知道观察星象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起升起时,尼罗河水就上涨,于是他们把这一天作为元旦;在叙利亚农村把9月里月亮圆的第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菲律宾把民族英雄何塞·黎萨尔的就义日——12月30日定为元旦;巴基斯坦的新年在公历3月中旬;印度的新年从10月31日开始,节日一共5天,第4天才是元旦;瑞士阿彭策尔地区的土着居民,以每年1月13日为新年元旦。

中国历代元旦的时间也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腊月初一;周代在冬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直到汉武帝时才恢复“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定了四节,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于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成了春节,而把公历1月1日称为新年,也叫元旦。

2、人们通常把农历一月称作“正月”,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夏朝以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变一次月份顺序,就把改变后的第一个月称作“正月”、“正”是改正的意思,直到汉武帝时才最后确定农历一月为正月,一直通行到现在。为什么“正月”的“正”字,又都读成“征”的音呢?这里面也有个缘故;秦始皇名字叫嬴政,他统一天下后,嫌“正”字读音与他名字中的“政”字相同,犯忌讳,就下令把“正月”一律念成“征月”,不然就杀头。从那时起,“正月”的“正”字,就读成了“征”字的音,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3、​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中国民间更习惯于用“年”或“过年”来称呼春节。它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

我国古代先民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73年桑柘木命 风水堂:必备文化常识总结(四),在岁尾年初之际73年桑柘木命,便用他们的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这就是“腊祭”。关于过年的来历,民间还有另外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串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人们依据“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出了对付它的方法,最后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放鞭炮的习俗。

4、元宵节是中国民间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元宵”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从唐代起就有元宵月夜挂灯、观灯的风俗,所以又叫“灯节”。

5、相传,每年二月初二是司天河掌云雨的龙王重新抬头掌事的日子,所以这天就叫做"春龙节”。儿童这天理发,称“剃龙头”,妇女这天停止针线活,以免刺伤龙眼。

人们把“二月初二”这一天定为“春龙节”,并在这一天家家炒玉米花,还边炒边唱:“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以此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

其实,农历二月初二左右,正值惊蛰、春分时节,农谚“惊蛰龙抬头,春分龙登天”,说的就是这以后降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大概这才是“春龙节”这一习俗的真正来历吧。

6、近代植树节最早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公元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顿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在美国73年桑柘木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活动。

中国植树造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六百年前。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真正成为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而成为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则始于改革开放之初。

孙中山上任时努力推动植树。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再者,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7、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寒食节刚开始的时候,家家户户只吃冷食,不能生火做饭。直到唐朝的时候,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寒食禁火的习俗才逐渐消失。只是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风俗。

8、春秋时代,民间已有了“吉日良辰,郊祀野祭”之风。扫墓的习俗盛于唐、宋时期。而世人选择清明扫墓,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其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需要修整。

其二,清明前后,山清水秀,桃红柳绿,可借此去郊野,扫墓踏青。

其三,可能与人们怀念介之推有关,因为他被焚于清明前一日(寒食节)。

清明节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春分后第15日。不过,旧社会的扫墓活动,带有迷信色彩。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提到:“寒食野祭而焚纸钱……”解放后,祭祖扫墓的礼仪虽有,但多已将清明节演化为缅怀革命先烈的扫墓活动了。

9、5月1日,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国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简称“五一节”或“劳动节”。

19世纪80年代,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16小时。公元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近50万工人举行大罢工和示威游行,以争取实现工作、教育、休息各八小时的“三八制”。工人阶级的正义行动,却遭到了美国反动当局的血腥镇压。他们出动大批全副武装的警察,致使200多名工人受伤,数百名工人被捕,4名工人领袖被残酷地处以绞刑。然而,工人阶级没有屈服,坚持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争取了8小时工作制的权利。

为了纪念美国工人这次罢工斗争的胜利,显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力量,公元1889年在恩格斯领导下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以象征工人阶级团结、斗争和胜利的5月1日,为国际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节日。这项决定得到了全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响应。从此,5月1日就成为世界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加强国际团结的伟大的战斗节日。公元1920年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大规模地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

10、母亲节的创立人是美国人安娜·贾维斯。公元1914年,美国参众两议院终于通过决议案,将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在她的努力推动下,一共有43个国家公认这一伟大的节日。现在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了,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想起辛勤操劳、哺育儿女的母亲。

11、“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为争取儿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的日子。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作为国际儿童节。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全世界少年儿童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欢庆自己的节日。

12、父亲节是由美国人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倡议设立的。1972年,在各方的强烈呼吁下,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设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作为父亲节,使其成为全国性的节日。目前,这个节日受到东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认同。每到这一天,子女们总是向辛劳的父亲致以敬意。

13、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

14、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夕”是夜晚的意思,七夕就是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也叫女儿节,乞巧节。有些地方有这样的风俗,在七月初七摆上瓜果,向织女乞巧,希望织女把一手巧艺传到人间。七夕节还叫避节,有些地方有这样的风俗,每到七月初七就把新出嫁的闺女接回娘家,怕王母娘娘看到新婚夫妇的幸福生活后,强迫他们分开,用暂时分离的办法,避开王母娘娘,以求长久的团圆。

15、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国一年一度的“鬼节”。相传到了这一天,阎罗王就会打开地狱之门“鬼门关”,让关押的鬼类出来自由活动,直至七月结束才回归地府。因此,民间便盛行在这段时间对死去的亲人进行拜祭招魂,以祈求祖宗保佑,消灾增福,或超度亡魂,化解怨气。

16、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每到这天,人们都要赏月和吃月饼。

关于中秋节的形成,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早在春秋时期,帝王就开始在这一天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此俗逐步传到民间。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

17、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我国古代把九称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名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此时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时节,因此,在这一天,民间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等活动。

18、每年12月24日的晚上是平安夜,即圣诞节前的一个晚上。在西方各国,平安夜这天,每家都要扎圣诞树。当晚,全家人团聚在客厅中,围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彼此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祝福和爱,祈求来年的幸福,除此之外,还有报佳音的活动。在平安夜的晚上,一群小孩会手拿唱诗单弹着吉他,一家一家地唱着诗歌报佳音,到处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直至今日,报佳音已成为圣诞节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

19、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它是西方各国最主要的节日。耶稣生辰无据可考,后来把划分世纪的那一年(即公元元年),定为耶稣诞生之年,时间是一个冬天的夜晚。12月25日本来是纪念太阳神诞生的节日。公元354年,基督教派中的多数派73年桑柘木命,把这一天定为圣诞节,旨在取耶稣为“正义的太阳”之意。同时,这一天也是世俗的农神节。这个日子正当农历冬至左右,开始昼长夜短,日照时间变长,太阳赐予人们的光明和温暖与日俱增。人们为了感谢太阳赐福,常常举行各种欢庆活动,向太阳顶礼膜拜。把耶稣诞辰定于传统的农神节这一天,其用意是为了表示耶稣的降生就是太阳的再生。

20、在古代社会中,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个很重要的节日。民间喜欢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每当到了立冬,我们就要开始为身体进补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来年的日子里面健康快乐。在民间,立冬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立冬”日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称“补冬”。畲族登山、巡田,到神庙卜岁称为“探宝”。

21、地球上不仅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气候也是不同的。对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做春节。

上述几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例如,按照上述划分方法,3月份已属春季,这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的确是桃红柳绿,春意正浓;而黑龙江的北部却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毫无春意;海南岛的人们则已穿单衣过夏天了。为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节奏相吻合,气象部门采取了候温划分四季法。

5.候温划分法

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从10℃升到22℃是春季,从22℃降到10℃是秋季。

22、我国古代的历法,依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其中有十二个“中”气,十二个“节”气,统名为二十四节气,又名二十四气。我国历法起源很早,甲古文中已有了“日至”的记载。“日至”就是以日影的长短来决定四季的长短变化,由此必须确定一个固定的地中。古人在多年观测的基础上,确定阳城(今河南登封的郜城镇,在夏代为都城,史书有“禹都阳城”的记载)是地中,后来的许多朝代都曾派天文官到这里来进行天文观测。现在登封的周公测景台,虽是唐人所建,但它保存了古代圭表测影的遗制。圭的设置和当地的子午线相重合,用以观测每天日中日影的长短变化,从而找出季节的变化,把表影最长的那天定为夏至(相当于每年公历6月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道上最北的那一点,这天地球的北半球白天最长)。古人因冬天日影长而日在北,所以把冬至又叫“日北至”;夏季日影短而日在南,又把夏至日叫“日南至”。

把一年中日中日影最短的一天到下一年的这一天最短的周期(即地球绕太阳一周),或把一年中日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到下一年的这一天的周期,定为一年,也就是从夏至到夏至,或从冬至到冬至是一年。在一年中,把一年的两个日影长短相等、昼夜长短相同的日子,分别定为春分和秋分。这就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阴阳出入》里所说的“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阴日损而随阳……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阳日损而随阴”。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就是一年的二至、二分。这样全年的节气就可以递推,二十四节气都可以定下来了。

二十四节气,是表明气候的变化和农业生产的季节。它是据“日躔”即太阳的周期而推定的,与月亮的圆缺无关。所以节气在西历中,日期有定,前后相差不过一二天,但在中历中往往有时相差二十八九天。节气的名称,所在的季节和西历月份是:

春季:2月,立春(节气),雨水(中气);3月,惊蛰(节气),春分(中气);4月,清明(节气),谷雨(中气)。夏季:5月,立夏(节气),小满(中气);6月,芒种(节气),夏至(中气);7月,小暑(节气),大暑(中气)。秋季:8月,立秋(节气),处暑(中气);9月,白露(节气),秋分(中气);10月,寒露(节气),霜降(中气)。冬季:11月,立冬(节气),小雪(中气);12月,大雪(节气),冬至(中气);1月,小寒(节气),大寒(中气)。

其每月在西历的日期大体是:上半年6日、21日,下半年8日、23日。为了便于记忆,人们将二十四节气编成口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23、每年都要过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的“立春”,可是群众都叫它“打春”,这是什么原因?

据史料记载:周朝时,有“以土牛示农耕之早晚”的劝农耕习俗,到了隋朝又加上了以彩杖击牛的活动。这个劝农耕的习俗,传到清朝仍在活动。

北京钦天监(管历法、天气、时日的机关),于每年农历的6月份,就把来年“春牛”和“老神”的制作方法,通知给各地的州县官。复州知州和其他各地州官一样,接到钦天监的公文后,就于“冬至”后的“辰”日,在州衙里用土塑条泥牛和一个泥人,泥牛称“春牛”,泥人称“芒神”(又称春神、草木神、生命神)。春牛以桑柘木为胎骨,身高四尺,象征四时(即春、夏、秋、冬),头至尾长八尺,象征八节(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尾长一尺二寸,象征十二月。芒神头梳双髻,身高三尺六寸,象征三百六十日。手持柳条鞭,长二尺四寸,象征二十四节气。芒神穿的衣服和春牛的皮毛颜色都有规定,最重要的是芒神和春牛在街心的排列次序,因为它是告诉农民春耕早晚的,必须摆放准确不能有错。

复州知州把春牛和芒神塑好后,就把它放在街心给群众看,农民进城看见芒神鞭打牛膝牵着走,就知来年春脖短,备耕得早做准备;看见芒神与春牛并列时,鞭打牛肩,就知来年春脖不长不短;看见芒神鞭打牛尾赶着走,就知来年春脖长,备耕可以稍缓。见芒神戴帽,就知春暖,光头是春寒,穿鞋表示春雨多,赤脚表示春雨少,一脚穿鞋,另脚赤脚,表示不多不少。

立春这天,州官带领三班六衙来到街心停放春牛处,召集城内外的群众开大会,号召农民要搞好春耕,秋后得个五谷丰登,好给皇上缴纳钱粮。讲完话,拿起备好的柳树条(或木棍),连打春牛三鞭,接着衙役和到会的群众,每人都打春牛三鞭,最后将春牛打得粉碎,每人抓把碎牛土就回家去春耕播种。

由于从前“立春”这天有春牛活动,所以群众不叫“立春”叫“打春”。

24、在历史的长河中,什么样的事都可能存在。比如一年中遇到两次立春、两次雨水的节气。公元1984年(甲子年),就有两次立春、两次雨水,即第一个“立春”在农历正月初三(公历2月4日);第二个“立春”在农历腊月十五日(公元1985年2月4日)。第一次“雨水”在农历正月十八日(公历2月19日);第二次“雨水”恰恰是甲子年的最后一天,即大年三十(公元1985年2月19日)。

能遇到“双春、双雨”是很难得的。因为甲子年60年才轮一次,而两次立春、两次雨水要在6个甲子年,即360年中才能遇到一次。据推算,上次的“双春双雨”的甲子年是在明代天启年间。据说,这是中国旧历历法人为编排的。中国使用的旧历又叫夏历、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它的月份是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来定的,每隔29天半,月亮圆缺一次。所以,12个月只有354天左右。而阳历(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约365天,这样旧历比阳历少了十一二天。为了弥补时差,使阴阳历协调73年桑柘木命 风水堂:必备文化常识总结(四),我们的祖先用19年加7个闰月(十九年七闰法)来调整,即与阳历相符。所以就出现了“三年两头闰,三年两不闰”的说法。公元1984年甲子年正是闰年,于是便在十月置闰。这样,公元1984年(甲子年)便有26个节气。多出的后两个节气正是该年甲子年的第二次立春和雨水。这便是“双春双雨”就是这么来的。

25、从冬至日起,每9天为一九,一直到九九,共81天。冬至后第19天至第27天为“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有民谣:“一九二九难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八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又有:“春打六九头”(或五九尾),即六九的第一天(或五九的第九天)立春,自此天气渐暖。

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流行“干支纪日法”,即是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戍己庚辛壬癸;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个字结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组的不同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秦汉时盛行“五行生克”的唯心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金怕火烧熔),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就规定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有10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个庚日为三伏,有10天。这样,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这种规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伏天之所以酷热,从日地关系上看,自春分日开始到夏天,太阳从直射赤道逐渐变为直射北回归线。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一天北半球地面接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散热最少。

但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并不是夏至,而是夏至后的伏天。

参考书籍:

《​每天学点文化常识(图文典藏版)》——诸葛文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辛伟伟

TAG标签: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