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灾难相联系

2023-11-18 15:56:57 人看过

甲午战争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灾难相联系

《河北学刊》1996:2甲午战败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影响近代中国之每一次进步,无不与巨大的历史灾难相联系。如果说鸦片战争只是在浅层次上对中国的知识阶层有所触动的话,那么甲午战争则从深层次上扳大地刺激了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它导致了康有为,粱启超为代表的有识之士高举起救亡,变法的大旗,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文化启蒙运动。甲午战败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尽管只迈出了一步,但它成为一个历史的新转机,从此把中国近代化运动掘进到了效法日本变法维新的新时期。长期以来,中国的士大夫把日本当作东葶"最尔"小国,不加重视1868年的明治维新并没有引起中国社会的关注。事隔6年之后(1874年),当日本军队武装入侵中国的台湾时,近代中国人才开姑重新认识日本。但纵观整个知识分于阶层,除了王辐,黄遵宪等明确称赞日本,主张学习日本外,大都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尤其对日表改变祖宗成法,仿效西洋政治制度的作法不能接受甲午海战战败新考下集,讽之为"东头西脚,西脚东头,不成东西''(D。然而,正是这"不成东西"的日本,在1894月开始的甲午战争中,将中国洋务派苦心经营10多年的北洋海军打得全军覆没,几十万湘淮军节节败退,并向中国提出赔款两万万两,割让台湾及辽东半岛等一系列苛刻的议和条件。

甲午战败这一残酷现实,强烈地震动了中国社会,同时也深深地孛lJ激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1895月底,战败的消息传到京师,"举国哗然"。广东举人粱启超联名百余举子。湖南举人任锡纯,文俊铎,谭绍棠各联名数十举子"首诣察院,呈请代奏"。既而福建,四川,江西,贵州,江苏,湖北,陕甘,广西,直隶,山东,山西,河南,云南诸省继之。士子们为战争的惨败和日本的要挟所激怒,纷纷上毒章,递条陈,痛心疾首,慷既陈词。反对议和。一时上书言事的在所有这些士人学子上书"数日不报"的情况下,1895日,康有为,梁启超联络18省举人1300多人齐集都察院门外上书请愿,要求光绪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成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强调前三者只是"权宜应敌之谋,而非立国自强之策",中国的根本出路在于变法,"非变旧法,无以为治"。并要求光绪帝改革封建体制,建立议会制度,"凡内外兴革大政,筹饷事宜,皆令会议于太和门,三占从二,下部施行"甲午战争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灾难相联系,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资本主义改公车上书虽然没有上达于光绪帝手中,却"遍传都下,士气愤涌",引起朝野各界的巨大震动。1895月初,上海哀时老人"刻其文及姓氏以告天下",盛赞其文"惊天地,泣鬼神"。

甲午战争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灾难相联系

公车上书不胫而走,刊出后行销数万部士子们辗转传抄,"一时间天下墨争磨",其影响也迅速从京城扩展到全国。"中国维新之萌蘖,自中日之战生。"公车上书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甲午战败最激烈最直接的反应,却又不以此为限。公车上书行动中的集会,讨论,请愿等手段带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政治活动的特点,它突破了早期改良主义者王铂,郑观应等人分散活动的局限性,从书生议论发展到有18省1300多人参加的集体上书言事的社会活动。梁启超认为:"中国之有群众的政治运动,实自此始。"公车上书的举人们散归乡里,把维新思想传到各地。公车上书后越来越多的传统知识分子"渐知天下大局之事",走上了维新救国的道路。康,梁也因其在公车上书中的杰出作用成为维新变法的政治领袖。甲午战争不仅是中日两国之间的军事较量,同时也是对两国近代化力量的大检阅,也可以说是中?91。日两国近代化程度的较量。甲午战败客观上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由是谈洋务者,渐为世所诟甲午战败后,康有为等主张维新的传统知识分子站在"今欧日之强,皆以开国会行立宪之故"这样的认识高度对洋务运动进行了批判。谭嗣同认为洋务派所言所办的只是轮船,火车,枪炮,织布机和炼铁厂等物器而已,"于其法度政治之美备,曹未梦见……此皆洋务之枝叶,非其根本"。

甲午战争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灾难相联系

康有为批评洋务派是"变其甲不变其乙,举其一而遗其二,枝枝节节而为之,逐末偏端而举之"。他非常恰当地评论"此皆变事而已,非变法也"。严复批评洋务运动是"大抵务增其新,而未尝一言变旧"@。是"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梁启超形象地批评洋务运动是"补苴罅漏,弥缝蚁穴"。他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主张维新的传统知识分子大都从甲午战败这一事实中认清甲午海战战败新考下集,只有工艺技术等层面的局部的枝节改革是远远不够的;洋务运动失败的关键在于,只有经济改革,而政治改革闷如。整个戊戌维新时期,变法变法之声响彻于国中,般洋务时务之士靡然成风,举世若狂"@。世风为之一变。这与甲午战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甲午战败后,在政治上检讨洋务运动的同时,传统知识分子还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方针——中体西用进行了突破。中体西用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方针,虽然已经开始突破了传统的华夏中心论,但批判的理性却被紧紧束缚在技术,工艺等层面(洋务派认为"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狂火器万不能及"@),这样旧的束缚了新的,死的缠住了活的,批判的理性在现实中停滞了增长。不仅如此,中体西用带有的"卫道精神"(取西人气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极有可能再度狂热起来,淹没仅有的一点理性,回归到传统的华夏中心论中。

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这是对中体西用最残酷最无情的批判。。与此同时,批判的理性也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中再度成长起来。1895年7,8月间,谭嗣同率先从洋务派设置的"器由道出","变器不变道"的唯心主义胡同里走出来,深刻地指出:92?自不能充,又何以弃道哉?"谭嗣同对道器甲午战争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灾难相联系,体用关系的崭新认识把被洋务派颠倒了的道器观,体用观重新恢复了过来。这就为维新思潮的高涨提供了条件。它表明一部分传统知识分子已经开始敲击中体西用的丧钟了1901年,张之洞,刘坤一在《江楚会毒三疏》中重弹中体西用的洋务宗旨时,严复次年严正地指出:"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用者也。"他又进一步申讫道:"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议者必欲合之而以为物,且一体而一用也,斯其文义违桀,固已名之不可言矣,乌望言之而可行乎?"严复的这段话尽管稍晚于戊戌维新,却很可以代表甲午战败后一部分主张维新的知识分子在体和用问题上的清醒认识。整个戊戊维新时期,尽管在许多维新志士的思想中仍留有不少尊崇儒家文化的影子,光绪帝在1898月11日的定国是诏中也仍有"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实者实力讲求"@的字样,但在行动上的废八股,设立京师大学堂,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诏选宗室王宫游历各国等无一不体现出突破中体西用的痕迹,这种旧的发展了新的,死的推动了活的的现象不能不说是与甲午战败有甲午战争是推陈出新的助产婆,甲午战败后传统知识分子对洋务思想的检讨及其在体用关系上的突破,表明19世纪6O年代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洋务思潮开始消退。

甲午战争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灾难相联系

19世纪60—70年代,太平天国,捻军和边疆各族人民起义相继平息下去,清政府的对外关系也在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下维持着相对和平的局 面,史称同治中兴。这引起了相当一部分传统知识分 子的迷惘和虚骄。如1875 年陈鼓在编纂《同治中兴 京外每议约编》时就夸大其词地称颂同治的政绩是: "削平臀伪,绥靖边陲,伟列丰功,为书契以还所罕 见。"@1879 年上之春更吹嘘说:"我朝威灵震垒,一 道同风,受万国之共球,革涂山之玉帛,聘问之使联 初非秦皇汉武徒逞远略所可同年语也。"@传统知识分子的这种违惘是对时势和自我认识不清的结果。 它基于自欺,其恶果远甚于自欺,影响了中国的自我' 认识和自我批判,延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883年一1885 年中法战争中清军在陆地上的胜利则更 加剧了一部分传统知识分子和封建官僚的昏聩和迷 恫。中法战争之后,清政府虽然接受马尾海战的教 训,以大治水师为主,但1888 年以后竞开始挪用海 军军费作修建颐和园之用。从1888—1894 年整整6 年,清王朝海军的主力北洋舰队竟未再添置任何船 只和设备。甲午战争以前尽管黄遵宪作为先行者已 提出了师日的主张,但一般传统知识分子对日本还 是瞧不上的。

甲午战争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灾难相联系

"征日论"的调子不绝于耳,甚至在战争 爆发之际还有很多人做着征服"一岛孤悬"的日本, 同时"摄服泰西诸国''@的美梦。应该说是甲午战败 除了中日双方实力悬殊以及战略战术上的失误等诸 多因素外,中国社会普遍缺少理性,昧于世界大势也 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甲午战败后,理性重新回到了现实中。梁启超直 言中国的处境是:"敌无日不可以来,国无日不可以 亡。"@康有为指陈当时的环境是"瓜分豆剖,渐露机 芽",他警告光绪说:"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虽欲 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 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传统知识分子在战败 后对现实危机的清醒认识正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第二 阶段(戊戌维新)的思想基础。 甲午战败同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对外战争的失败 相比较,一个显着的差别就是这次打败中国的不是 西方列强,而是一个向来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瞧 不起的东洋"蕞尔"小国。这就在更大程度上加剧了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心理倾斜。康有为的"夫以中 国二万里之地,四万万之民,比于日本,过之十倍,而 理亦难解",正是这种心理倾斜的典型写照。心理的倾斜又导致他们最深刻的反省自我。康有为说: 亡,安能怨人之取侮。

"@谭嗣同更直接地说是"中国自己求亡。"。严复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 化论思想分析中国失败的碌因。得出结论是"氏力已 恭,民智已卑,民德已薄"。总之,责己不责人,反躬 自身,发愤为雄代表了当时主张救亡图存的传统知 识分子的共同心态。 甲午战救后,越来越多的传统知识分子认识到 明治维新在日本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康有为等 人甚至把明治维新看成是日本成功的唯一动因。康 有为指出:"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 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梁启超也 说日本是"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夺我 琉球,割我台湾也"@。要救国,只有维新,只有学西 方,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这给当时主张变革的 传统知识分子以极大的启示。为了救亡,中国的维新 派准备向日#天的敌人日本学习,康有为明确地向光 绪提出"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 由于交通方便,风俗相似,文字易懂,加上中日 两国原来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相似,甲午战败后, 越来越多的传统知识分子把师日看作是学习西方, 救亡图存的一条捷径。康有为说:"日本地势近我,政 俗同我,成效最速,取而法之,尤易措手"@。又说: "更新之法,不能舍日本有异道"@。

梁启超也主张充 分利用日本学习西方的成果。他说:"泰西诸学之书甲午海战战败新考下集, 其精者日本已略译之矣。吾因其成功而用之,是吾以 泰西为牛,日本为农夫,而吾坐而食之,费不千万金, 则要书毕集矣!"@他们相信,只要中国仿效日本实 行新政,就可以事半功倍,后来居上。康有为乐观地 预言说:"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日本,三年而宏 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 在甲午战败的刺激下,在主张变革的传统知识分子的宣传鼓动下,1898 月11日,光绪下诏定

TAG标签: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甲午战争中的“抗日游击队”:日军只阵亡40人

甲午战争中的“抗日游击队”:日军只阵亡40人

与上一个数据相关,甲午日军阵亡在台湾的人数高达10841人,占日军阵亡总数的80...